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 > 详情

这种病进入流行高峰!孩子有这一症状要警惕

来源:半岛晨报    时间:2023-07-08 18:13:29

最近,孩子们放暑假了。不少家长发现有种病毒又开始“刷存在感”,自家孩子出现发热、口腔咽喉长疱疹的症状。


(资料图)

这可不是简单的口腔溃疡,而是疱疹性咽峡炎。

↓↓

近日,记者走访广东省妇幼保健院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,发现急诊科挤满了高烧患儿。“大部分都是疱疹性咽峡炎。”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医师卢启明说。

孩子发热1-2天之后,咽喉痛,一查看口咽部就有不少灰白色的疱疹。这是大部分疱疹性咽峡炎病情发展的过程。而家长们往往被孩子这突然而来的高烧搞晕了头。

最初只是发烧,甚至高烧不退

8岁的洋洋刚放暑假的第一天,就放飞自我,被爸爸带着去吃了一顿麦当劳。当天晚上就喊头痛,妈妈一摸其额头,“不对劲,发烧。”家长赶紧给其喂了连花清瘟胶囊、柴桂颗粒退热,吃药后洋洋无精打采躺在床上,不料,半夜烧得更厉害了,甚至出现了幻觉。

洋洋妈妈感觉情况不妙,赶紧带其去附近医院就诊。凌晨1点半,一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才发现好多小病号,等了两个钟好不容易才看到医生。经过详细检查和问诊,孩子高烧39.3℃,医生开了泰诺、小儿青翘颗粒、小儿热速清颗粒,同时要求做血常规检查。

凌晨4点多,洋洋困得不行,还没等到血液检查结果出来,妈妈只好带着他回家。吃了药,洋洋躺下,浑身发烫,就是不出汗。

昏睡了一天的洋洋,没什么胃口,吃了几口冰棍,喝了几口酸奶。药都吃了几遍,还没有退烧,还是39℃,晚上7点,妈妈又带着洋洋去看医生,急诊科依旧有很多患儿。卢启明详细问诊了一遍后,用手电筒照了照洋洋的口腔,“疱疹性咽峡炎,这口腔里都是疱疹。”此时,妈妈才得知孩子得了这个病。

传染性、流行性极强

据了解,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,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病毒引起,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嘉芬说,从急(门)诊看,疱疹性咽峡炎比较集中在5月-6月份发病。

据悉,该病呈现传染性和流行性极强、传播速度快等特点,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疱疹液及被其污染的手、玩具、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。

常用退热药物对其效果不佳

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,咽喉有疱疹,发烧,医生常常会开具开喉剑喷、健儿清解液、美林等针对疱疹和退热的药物,但是不少家长往往表示,感觉这些药物没有什么作用。“感染流感时,吃一点退烧药就很快出一身汗,就退热了,但是疱疹性咽峡炎则不然,高烧至疱疹明显后才逐渐退热。”洋洋妈妈说。

妈妈最后拿到了血常规的检查结果,虽然超敏C-反应蛋白为8(在0-10参考范围内),但其白细胞计数增高、中性粒细胞数增高、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、淋巴细胞数下降……显然,孩子感染了细菌有炎症,同时还感染了病毒。注射了抗生素,洋洋回家睡了一晚才退热。

那么,为什么常用退热药物对疱疹性咽峡炎效果不佳呢?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李增清告诉记者,“像这类高烧的孩子,应该做一个血常规,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。再加上,没有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特效抗病毒药物,所以对症处理,大多数情况下疾病会自愈。”

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和特点?

要怎么做好护理?如何预防?

一起来了解↓↓

●有哪些临床症状?

刘嘉芬介绍,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是发热、咽痛、口痛、咽峡部疱疹,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,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、脑炎等,大部分患儿都恢复良好,但个别重症患儿会并发脑炎、无菌性脑膜炎、急性迟缓性麻痹、肺水肿和(或)肺出血、心肌炎等。

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一般病程4~6日,重者可至2周。

疱疹性咽峡炎与口腔溃疡的区别(图源:深圳疾控)

图源:广东疾控

主要病程——

潜伏期(3-5天):可无任何症状,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。

前驱期(1-2天):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,可达38-40℃,并伴有咽喉红肿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
水疱期(2-3天):除高烧外,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。

溃疡期(3-4天):低烧或退烧,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,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。

图源:广东疾控

●通过什么方式传播?

因为疾病主要经粪-口途径、呼吸道飞沫、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。因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,托幼机构、早教机构等儿童密集的场所容易暴发。

●如何进行有效预防?

◇多通风,在疾病高发期间,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、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;

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注意饮食卫生;

◇孩子被褥和玩具,要定期清洗消毒;

◇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免疫力;

◇6月龄-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(但请注意,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),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,减少重症、死亡病例的发生。

●孩子“中招”该如何护理?

◇勤测体温

注意患儿体温变化,防止高热惊厥。患儿体温超过39℃时,应服用退烧药,或通过冷湿敷法、温水擦浴法进行降温。

◇多喝凉水

热水会加剧患儿口腔疼痛,鼓励多喝凉水,可多次少量喝水。

◇清淡饮食

患病期间注意休息,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、半流质食物,味道要清淡,温度偏凉一点。

◇避免外出

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,暂不与其他儿童接触。

◇密切关注

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,若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。专家还提醒家长,虽然孩子反复高烧,但如果体温能够下降、精神相对可以,可以继续观察,不必太过恐慌。

最后提醒大家

手足口病也处于流行高峰期

它和疱疹性咽峡炎是“表兄弟”

同样要注意做好防护哦!

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?

◇相同之处

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,具有一定相关性,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,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。二者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,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。

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(图源:深圳疾控)

◇不同之处

疱疹性咽峡炎: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,咽痛明显。

病情较轻,持续1-2周,可自愈。

手足口病:在口唇、手和脚,包括肛门周围,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,关节部位还可见皮疹,咽痛症状不明显。

病情较轻,持续1-2周,可自愈;病情较重,发展为脑炎;有0.1%的风险发展为脑出血。

来源:羊城晚报、广东疾控、广州卫健委、深圳疾控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方商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